合成股票多頭是什麽?
所謂用期權合成股票多頭,主要來自於下面這個到期盈虧圖的合成。
![]() |
|
您可能會問,看大漲買認購,看大跌買認沽,我如果看漲標的,那我直接買入標的,或者直接買入認購期權不就得了嗎,我為什麽還要用期權合成標的呢?
我想最關鍵的出發點可以有兩個:
第一個出發點就是用期權合成多頭更“便宜”,占用的初始資金小的多。
舉個栗子,如果您長期看好50ETF的走勢,欲買入10萬份50ETF。當時行情如下:
類別 | 報價(元/股) |
50ETF | 2.910 |
當月平值認購價格 | 0.0500 |
當月平值認沽價格 | 0.0350 |
當月平值認沽保證金 | 0.3742 |
如果合成標的多頭呢,所需成本=賣出開倉占用的保證金-賣出認沽的權利金收入+買入認購的權利金支出=37420-3500+5000=38920元。
和直接買入標的相比,合成多頭策略所需成本僅為直接買入標的的13.37%,共節省252080元的資金;在確保保證金足額的前提下,您可把剩余的部分資金再投資場內逆回購(204002.SH)等工具獲取收益。
第二個出發點就是同樣看漲,我不希望在買入認購期權後損失太多的時間價值,同時我又希望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。仍然沿用上面的例子,如果不看保證金占用,直接買入認購期權要花費5000元的直接成本,而運用合成多頭策略,就可以把賣出認沽的權利金收入3500元抵消買入認購的5000元成本,最終效果相當於只花1500元的成本就能做多標的後市走勢。不僅如此,由於賣出認沽是賺取時間價值的,相當於抵消了直接買入認購的時間價值虧損。
不過交易上的好事不會都給一個人占盡!雖然相比於直接買入認購,合成標的多頭能進一步降低做多成本,提高交易者的資金使用效率,但合成多頭裏包含了賣出認沽的頭寸,一旦標的並未如期上漲,您將承擔巨大的價格下行風險(直接買入認購的下行風險有底線)!
合成多頭真的等同於實際多頭嗎?
然而,用期權合成標的多頭真的完全等同於實際建立標的多頭嗎?
花非花,霧非霧,答案自然是非也。人造出來的多頭和股票多頭本身必然還是有區別的,我們就從兩個角度來予以解釋。
第一個角度是時間價值的角度。直接買入標的本身是一個純粹線性的投資行為,買入標的後,標的漲你就浮盈,標的跌你就浮虧。買入標的本身也沒有時間價值損耗一說,因為現貨標的沒有到期日,沒有到期日就沒有希臘字母theta,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,時間每過一天對你持有的股票價值是沒有影響的。
然而,用期權合成多頭就不一樣了!!!用期權合成的多頭,雖然從到期盈虧圖的角度看是一根45度角斜向上的直線,就像標的多頭,但期權畢竟是期權,不論是買入的認購期權,還是賣出的認沽期權,它們都有到期日,再過N天就要到期了,期權到期後期權合約就不存在了,這就好像你合成的股票多頭在N天以後就被強行奪走了,你在N天後就沒有標的股票了,所以對你來說,時間每過一天,如果標的還是一動不動,那麽你所持有的合成多頭的價值就損耗了一天。
![]() |
![]() |
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:力的期權工作室。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和訊網立場。投資者據此操作,風險請自擔。
【免責聲明】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,與和訊網無關。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、觀點判斷保持中立,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。請讀者僅作參考,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。
最新評論